股東出資將與股東簽訂股東出資協(xié)議,所以簽署后,如果你想證明股東真正出資,會有股東出資證明,證明主要發(fā)揮證明等作用,本文主要討論多個股東出資證明模式,所以讓我們一起閱讀!
一、多個股東出資證書模型
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全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責任公司。
二、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登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注冊資本:______________(元)
公司股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出資證明由公司正式授權的法定代表人簽字并加蓋公司印章,方為有效,特此為證明。
法定代表人(簽字):____________
核發(fā)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
1、本出資證明僅證明股東已繳納出資,不得轉(zhuǎn)讓或用于其他目的;
2、出資證明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加蓋公司公章后有效。
二、股東出資證明的內(nèi)容
股東出資證明有如下內(nèi)容:
1.公司的名稱。
2.公司登記日期。公司登記日期即公司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的日期。從公司登記日期起,公司的股東就可以對公司行使股東權。如果沒有公司登記日期,就難以表明股東的行使股東權的日期。
3.公司的注冊資本。
4.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數(shù)額和出資日期。出示證明書主要作用在于表明股東權的大小。同時有限責任公司雖然是一種資合和人合相結(jié)合的公司,但是更重于人的因素。如果一旦產(chǎn)生糾紛,出資證明書上沒有股東的名稱,或者姓名,就可能引起訴訟的困難,不利于保護股東或者債權人的利益。因而股東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則為出資證明書的最主要的內(nèi)容。
5.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合法日期。
6.公司的出資證明書必須加蓋公司的印章。只有涵蓋了上述所有要點的出資證明書,才是一個完整有效的出資證明書。
三、股東出資不到位,債權人能否起訴股東
按《公司法》規(guī)定,股東負有對公司嚴格的出資義務,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chǎn)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chǎn)權的轉(zhuǎn)移手續(xù)。
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qū)е鹿蓶|出資不足的,都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補充出資、承當違約責任等。
對債權人而言,根據(jù)公司公司法解釋三規(guī)定,當公司股東出資不足時,可要求下列人員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債權人可要求其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
(二)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公司的發(fā)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三)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未盡忠實和勤勉義務而使出資未繳足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相應責任,賠償相應的損失。
要是無法協(xié)商或協(xié)商不成的,債權人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將“瑕疵出資”股東、發(fā)起人、董事及高管等人起訴至法院,要求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