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依法注冊的商標受法律保護,任何人和組織不得隨意使用或者侵犯,否則構成商標侵權,需要處罰侵權人,但過程會有點復雜,涉及更多的事情。以下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為您整理了如何撰寫最新的商標侵權辯護模式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助您。
一、如何撰寫最新商標侵權答辯證書?
答辯人:
被答辯人:
【案號(2011)東一法民五初字第一,因被答辯人訴訟答辯人商標侵權糾紛案件XX現(xiàn)就被答辯人提出的訴訟請求作出以下答辯,請法院采納。
被告人不同意被告人的所有訴訟請求,被告人的訴訟請求沒有依據(jù),法院依法駁回被告人的所有訴訟請求。
1、涉案產品的銷售有合法來源,答辯人無侵權意圖,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被起訴的涉案產品有合法來源,被起訴人通過正式合法的方式從xxx購買。根據(jù)《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xxx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可以證明該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并解釋提供商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答辯人沒有侵犯被答辯人蘇*故意使用二商標專用權,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至于被答辯人提交的證據(jù),當然不能作為被答辯人故意侵犯商標的依據(jù)。侵犯民事商標需要有當事人的主觀意圖。由于答辯人涉及的手機有合法來源,答辯人沒有故意侵犯商標,因此不需要承擔商標侵權責任。
2、被答辯人要求被答辯人賠償人民幣3萬元的損失沒有依據(jù),法院不得依法支持。
一方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證明他們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只有當事人陳述自己的主張,不能提出其他有關證據(jù)的,其主張不予支持?!氨桓嬉蟊桓尜r償5萬元侵權損失,但沒有提供任何依據(jù)解釋損失賠償是如何計算的,因此應承擔舉證的不利后果,5萬元損失賠償因無依據(jù)不應得到法院的支持。
另一方面,根據(jù)《商標法》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被申請人不能證明被申請人侵犯商標所遭受的損失,商標侵權賠償金額應當按照被申請人認為被申請人侵權所得的利益進行賠償。即使答辯人真的構成了被答辯人認為銷售侵犯其商標專用權的手機,答辯人的侵權所得利益也只有300元,根據(jù)《商標法》的規(guī)定,答辯人的侵權賠償金額只有300元。但被答辯人信口開河,漫天要價3萬元的侵權賠償金額沒有任何依據(jù),完全是以訴訟手段謀取暴利的目的。因此,法院依法要求駁回被答辯人的不合理要求。
綜上所述,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沒有依據(jù)。被申請人只是一個小型個體工商戶?,F(xiàn)在生意很慘淡,幾乎關門了。整個店鋪的價值甚至只有幾萬元,根本經不起任何輕微的經濟沖擊。
因此,法院在綜合考慮上述事實和構建社會和諧大局的基礎上,依法駁回被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此致
xx人民法院
答辯人:
xx年xx月xx日
??
二、商標侵權需要什么證據(jù)
1、權利證據(jù):用以證明權利人對商標享有專用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1)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2)被商標許可人等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jù)。
(3)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jù)材料。此外,上述三類人還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業(yè)的基本信息,以證明個人或公司就是商標權利證明上的權利人。
(4)如果商標是馳名商標、著名品牌或中華老字號等享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商品,還要提供馳名商標認定材料、著名品牌證明或中華老字號的證明材料等證據(jù)。
(5)權利人商品的銷售情況、廣告宣傳情況等資料,以證明權利人的商標權一直在使用中。
2、侵權證據(jù):用以證明侵權人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1)侵權的商品實物
(2)購買侵權商品的發(fā)票
(3)公證了購買侵權商品過程的公證書
3、賠償證據(jù):用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shù)額有事實依據(jù)。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shù)額的證據(jù)。一般分為兩種:
(1)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jù)。
(2)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jù)。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發(fā)票(如鑒定費、公證費、律師費、工商查檔費等等)等證據(jù)。由于在實踐中,權利人很難直接舉證損失金額或者侵權人的非法獲益,所以賠償數(shù)額一般都由法院進行裁定。
三、侵犯商標專用權處罰
被侵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以罰款。
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罰款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