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稅三期的上線,有關稅務稽查的風聲愈來愈緊。今年以來,稅務稽查更是成為稅務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微信朋友圈也頻頻爆出企業(yè)“被稽查”的新聞。由于過去不重視財稅管理,任性經營,一旦被稽查,結果通常都是“血雨腥風”、“不忍直視”。
凡被稽查,除了補繳稅款,稅收滯納金通常也要一并繳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基于上述法定安排,只要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后續(xù)無論是自己主動補繳,還是被稅務機關稽查后補繳,滯納金都必不可少。
問題是,如果納稅人一直未繳納稅款,在納稅人存續(xù)期間,該滯納金是否會一直按日計算下去,永無結果呢?
看一個案例。
A公司是一家從事機器人研發(fā)、生產銷售的科技企業(yè)。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由于研發(fā)的機器人產品可以大大提高傳統(tǒng)生產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并且使得產品的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到2010年,公司的產品迅速被很多傳統(tǒng)生產企業(yè)所認可,訂單大幅提升。2010年當年,公司的正常稅前利潤即達到120萬元。為了少繳增值稅和企業(yè)所得稅,A公司在2010年12月從B公司購買了117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發(fā)票內容為生產機器人的材料費)。該發(fā)票當年認證并抵扣,同時作為成本進行結轉。
2010年當年,A公司繳納企業(yè)所得稅5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2011年1月繳納2010年12月增值稅14萬元。
2024年5月,B公司被稅務稽查,發(fā)現B公司在2010年12月向A公司出售117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2024年5月31日,稽查人員向A公司下達稅收處罰決定書,要求A公司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補繳2010年度由于購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而少繳的增值稅17萬元和企業(yè)所得稅25萬元,同時,按照稅款滯納天數,按日加收萬分之五滯納金。
A公司對于補繳增值稅和企業(yè)所得稅的滯納金應如何計算,分別是多少呢?
增值稅納稅期截止日為2011年1月15日,滯納天數從2011年1月16日開始計算,2011年1月16日至2024年5月31日共計2326天(按每年365天,2月28天計算,下同)。
增值稅滯納金=17×0.05%×2326=19.771(萬元)
滯納金額超過了應補繳的增值稅稅額17萬元。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期截止日為2011年5月31日,滯納天數自2011年6月1日開始計算,2011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共計2190天。
企業(yè)所得稅滯納金=25×0.05%×2190=27.375(萬元)
滯納金額超過了應補繳的企業(yè)所得稅稅額25萬元。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無論增值稅滯納金還是企業(yè)所得稅滯納金,計算的結果均超過了應補繳稅額的本數。如果再晚幾年發(fā)現這個問題,若到時A公司依然存續(xù),是否意味著滯納金要一直計算下去呢?
非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九號)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應當告知當事人。
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
原來如此!封頂線就是“本數”!
即便如此,對于任何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yè)而言,誰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因此,“守法經營、用法籌劃、合理納稅”,這才是保證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根本!
高頓 成就你財稅職業(yè)夢想!
高頓財稅學院(ID:gaoduncaishui),來源:轉載于張海濤財稅政策解析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