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導(dǎo)論所得稅的效率與平等時,引入了兩個稅率概念: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
平均稅率
納稅者支付的總稅收除以總收入,便是其平均稅率。它衡量了收入中用于納稅的比例,說明了納稅人為之付出的代價。
邊際稅收
納稅人每增加一分收入所增加的稅收稱之為邊際稅收。邊際稅收一般基于平均稅收之上,在達(dá)到某個收入閥值時邊際稅收便會起作用。邊際稅收可以反應(yīng)稅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激勵,它決定了政府將從你增加的收入中拿走多少。因此,決定所得稅無謂損失的是邊際稅收。
定額稅
如果規(guī)定無論納稅人收入多少都收取等額的稅收,這種稅制便是定額稅。定額稅可以清晰地反應(yīng)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的差別。如果對每個納稅人都收取1000元的稅收,對于收入5000元的人來說,他的平均稅率是20%;而對于收入10000元的人來說,其平均稅率卻是10%;他們的邊際稅率都是0。
從理論上來說,定額稅可能是最有效率的稅制,因?yàn)榧{稅額的不變性不會引起無謂損失,也沒有很多的管理負(fù)擔(dān);但是,定額稅卻是不公平的,因?yàn)檫@涉及到了考慮稅收政策的另一個重要目標(biāo)——平等。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