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與他人發(fā)生糾紛,需要提起訴訟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應代表公司提起相關事宜。那么,股東能否代表法人提起訴訟呢?股東代表訴訟的前提是什么?我相信你會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今天,司盟企業(yè)服務的小編將帶您詳細了解這個問題。下面,請參見詳細介紹。
一、股東代表訴訟的前提條件
1、提起代表訴訟的原告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xù)180日以上單獨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
(一)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必須是公司的股東,非股東或者在起訴時喪失股東資格的人無權提起代表訴訟。
(2)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資格。為防止個別股東隨意使用訴訟權利,導致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厭倦處理訴訟,難以關注公司事務的管理和監(jiān)督,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必要限制代表訴訟的股東資格。
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和股份有限公司連續(xù)180天以上單獨或共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
連續(xù)持股期限超過180天的,應當是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到期的持股時間;規(guī)定的公司總股份超過1%,是指兩個以上股東總股份。
2、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前提條件
股東在提起代表訴訟前,應當依法向上述有關公司機關提出請求,并要求有關公司機關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公司機關拒絕履行職責或者忽視履行職責的,股東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代表訴訟,以維護公司的利益。這是股東代表訴訟的前提程序,也被稱為公司內部救濟原則。
3、有明確的被告
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是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和他人。
4、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股東代表訴訟主要是針對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對公司的忠誠和勤勉義務,對公司造成損害的訴訟。股東還可以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侵犯公司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合法權益,對公司造成損害。
5、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由于股東代表訴訟的實質性原告是股東所在的公司,股東代表只是因公司忽視或拒絕提起訴訟而提起訴訟。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不是股東嗎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不是公司股東。
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由誰擔任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或股東會)決定。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負責人,根據(jù)公司章程賦予的權限行使職責。法定代表人對股東(或股東會)承擔責任和享有權利。因此,非股東法定代表人應與股東(股東會)簽訂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如果沒有簽訂聘用合同,則存在很大風險。比如:公司做了違法的事或者在外欠債,執(zhí)法部門或債主一定到公司找法定代表人處理。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內部出了問題,股東(股東會)也會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有職有權,對公司進行實際管理,公司有沒有問題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反之,如果只當掛名的法定代表人,則肯定是陷阱,應小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安排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不合法的。自己不愿意當這個法定代表人可以要求你老板變更法定代表人。如果老板拒絕變更法定代表人,又沒有正當?shù)睦碛烧f服你接受這一聘任,你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門申請撤消對你的聘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保管的公司檔案中肯定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簽名,這個簽名如果不是你的親筆簽字,這個文件就是無效的,聘任你為法定代表人也是無效的。
三、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關系
(一)相同點:
二者在公司的事物上面都有直接的話語權。
(二)不同點:
1、股東可以根據(jù)其所持股份提議召開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等會議來決定公司重大事項,超過百分之五十股份的大股東在公司擁有絕對的個人話語權;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由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2、法定代表人對外可以代表公司簽訂合同,而股東非經公司授權不得代表公司簽訂合同。
3、公司股東通過股東會議決定的事項,由法定代表人來對外實施。
4、法定代表人對外一般不承擔風險責任,責任由公司承擔。
5、股東享有收益權、優(yōu)先權、知情質詢權等股東特有的權利。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區(qū)別:
1、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法人是一種組織,而不是某一個人。
3、法人對外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一般不承擔責任。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