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是未經(jīng)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類似的商標。那么,商標訴訟案件的類型是什么呢?為了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讓我們一起了解,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商標訴訟案件有哪些類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標法修訂決定實施后商標案件管轄權和法律適用的解釋》第一條以“列舉加兜底”的方式,法院受理的商標民事案件的主要類型包括:商標所有權糾紛案件、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確認不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商標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案件、商標代理合同糾紛案件、申請前停止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停止侵犯商標專用權損害責任案件、商標糾紛前財產(chǎn)保全案件、商標糾紛前證據(jù)保全案件,以及其他商標案件。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標法修訂決定實施后商標案件管轄權和法律適用的解釋》(法律解釋)〔2014〕第四條第三條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一審民事案件,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所在地市、計劃單列市、直轄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其他一審商標民事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一)與商標有關的行政訴訟
主要有兩類。
一是當事人拒絕接受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的與商標授權確認有關的審查決定或者裁定的行政訴訟案件,由武漢知識產(chǎn)權法院管轄。
二是當事人不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商標其他具體行政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該案件一般由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復議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確定跨行政區(qū)域管轄的若干行政案件。
(二)與商標有關的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了假冒注冊商標、銷售假冒注冊商標、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三種與商標有關的犯罪。這些侵犯注冊商標權的犯罪,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商標行政執(zhí)法中發(fā)現(xiàn)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應當依法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對于假冒注冊商標犯罪案件,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經(jīng)公安機關刑事偵察后,由檢察機關提起刑事公訴,受害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假冒注冊商標的一審刑事案件一般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二、商標侵權訴訟程序
起訴:向有管轄權之法院起訴。商標民事糾紛的第一審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jù)管轄的實際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確定1-2個大城市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立案:法院審查后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通知當事人交納訴訟費,交納訴訟費后立案。法院應于受理起訴書之日起五日內(nèi)將起訴書副本送交對方,對方應于十五日內(nèi)答復。證據(jù)交換。將在法庭上審理。
三、商標權侵權訴訟費怎么計算
訴訟費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案件受理費,二是其他訴訟費用。
財產(chǎn)案件,其案件受理費按照爭議的金額以一定的比例繳納:
爭議金額不滿1000元的,每件交50元;
超過1000-50000元的部分按4%交納;
超過5萬-10萬的部分按3%交納;
超過10萬-20萬的部分按2%交納;
超過20萬-50萬的部分按1.5%交納;
超過50萬-100萬的部分按1%交納;
超過100萬的部分按0.5%交納。
除了繳納案件受理費外,還要交納其他訴訟費用,包括:勘驗費、鑒定費、公告費;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補貼;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的申請費和實際支出的費用;執(zhí)行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xié)議所實際支出的費用等。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