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故意侵權在當代生活中也很常見,這是一種更嚴重的違法行為,一旦違反,如果情節(jié)更嚴重,則不排除可能構成刑事犯罪行為,因此需要避免。那么,什么是商標故意侵權呢?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將為您詳細分析!
一、什么是商標故意侵權?
商標故意侵權,是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行為仍然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故意不是確定民事侵權的必要條件,但故意會增加侵權的責任,即故意侵權一般需要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甚至支付原告支付的律師費和其他必要的費用。在確定侵權的刑事責任時,必須有侵權人的故意。
二、侵犯商標權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jīng)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是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商標侵權違法行為包括哪些
1.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該條又可分成四種商標侵權的形式:
(1)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也屬于同一種類。
(2)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類似。
(3)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近似,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標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屬于同一種類。
(4)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近似,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相類似。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又稱之為“反向假冒”。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