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是企業(yè)競爭力的法寶。如果一個企業(yè)想要長期發(fā)展,品牌商標的包裝必須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數企業(yè)在生產商品時都會將商品命名為好聽的商標,但該商標只有在申請后才能使用,否則將涉嫌侵犯他人的商標權。以下是如何處罰共同侵犯商標權的相關內容,供您參考。
一、如何處罰共同侵犯商標權?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根據商標的有關規(guī)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二)受邀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三)消除現有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四)收集直接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印刷板或者其他犯罪工具;
(5)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或者侵權行為難以與商品分離的,責令和監(jiān)督侵權商品的銷毀;
(6)根據情節(jié)處以非法營業(yè)額低于5%或侵權利潤低于5倍的罰款。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以根據情節(jié)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最后,其商標侵權是指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
商標侵權行為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二)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似的商標;
(三)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四)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似的商標。
第一種行為是假冒行為,其余三種是假冒行為。
假冒注冊商標是侵犯商標專用權最嚴重的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侵犯商標權怎么辦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四條:注冊商標專用權人請求賠償,被控侵權人以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未使用注冊商標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提供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該注冊商標的證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商標侵權的幾種行為有哪些?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