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國內為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類型。馳名商標的無形價值是巨大的,是企業(yè)無形的資產。侵犯馳名商標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巨大的。那么,馳名商標侵權主要有哪些情形呢?下面跟著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馳名商標侵權主要有哪些情形
馳名商標侵權除了《商標法》規(guī)定的普通商標侵權情形之外,還有著以下情形:
1、搶注馳名商標。由于馳名商標的公眾廣泛知曉性,使其自身具備的無形價值極高,然而一些企業(yè)有時會忽視商標注冊的重要性,因而被人強注。雖然馳名商標非注冊也受保護,但是非注冊的馳名商標受保護程度明顯低于注冊商標。即使在被強注后能通過司法程序維護其權利,但其中的費用對企業(yè)來說都是不必要的負擔。
2、以馳名商標作為企業(yè)名稱。一般公眾容易把商標與企業(yè)名稱聯(lián)系起來,特別是馳名商標,公眾會認為基于馳名商標的成功,其企業(yè)名稱必然也會與此相聯(lián)系。這樣也會給這類馳名商標侵權者可趁之機。
3、以馳名商標作為域名。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電子商務、網(wǎng)絡購物等新鮮事物出現(xiàn),域名具有唯一性不能重復性,其直接使人聯(lián)系到該馳名商標,因此這種侵權方式也不斷增多。
4、將他人的馳名商標作為自己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使用,或者在商品的說明書、價目表或者其他文件中附加或使用了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圖案。
5、在其他領域使用馳名商標。由于對注冊馳名商標的保護是擴展到禁止不同類別性質亦不相類似的商品上的使用,因此在其他領域使用馳名商標也構成馳名商標侵權。
??
二、商標侵權中的行政責任是怎么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三條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不愿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
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三、怎樣判定商標侵權
1、首先要確定該商標是否屬于受法律保護的范圍之內;2、然后要確認商標侵權人的侵權范圍。就好像,行為人究竟是對商標侵權,還是對商標產品侵權;3、最后要確認,被侵權所造成的的實際損失和侵權行為之間是否存在著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