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收到商標侵權起訴的人來說,他們的商標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這將給他人帶來一定的損失,那么商標侵權被告的代理模式呢?為了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讓我們一起了解。
一、商標
商標是識別商品、服務或者具體個人或者企業(yè)的明顯標志。當一些品牌或者品牌在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注冊后取得時。它可以是圖形或文本,也可以用聲音、氣味或三維圖表示。該商標受法律保護,注冊人有專用權。國際市場上著名的商標通常在許多國家注冊。
二、商標侵權賠償額如何計算
(一)賠償?shù)挠嬎惴绞接腥N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备鶕?jù)這條的規(guī)定,我們可以看出商標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式:1、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2、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3、法定賠償。
法律規(guī)定了三種賠償計算方式,在實務中如何適用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十三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據(jù)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確定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jù)權利人選擇的計算方法計算賠償數(shù)額。”這就是說被侵權人可以自行選擇是適用第一種計算方式還是第二種計算方式,如果這兩種方式都無法計算,那么由法院直接適用第三種方式。
(二)第一種計算方式(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的適用
對于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如果嚴格按照財務制度進行計算那是非常復雜的,一是在實務中幾乎不可能取得侵權人的完整、真實的財務記錄,二是侵權人很可能并沒有實際的獲利,比如侵權剛開始就被發(fā)現(xiàn),所有的貨物還沒有銷售出去或者銷售量非常的小,還不夠前期的包裝等費用。高院的解釋將這個問題進一步簡單處理了。解釋第十四條:“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jù)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
這種方式在實務中適用比較多,從調查取證的角度來看也相對容易一些,所以為首選方式。
(三)第二種計算方式(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的適用
這種方式很是沒譜,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如何計算?解釋第十五條:“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jù)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边@種方式在實務中實際是難以適用的。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銷量下降了就是因為侵權造成的。銷量下降有無數(shù)種原因,每種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在產品生命末期必然是要下降的。如果產品處于生命旺盛期,銷量很可能并沒有下降,那么這又如何去計算呢?單位利潤的下降同樣有千萬種原因,有時廠家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自行下調價格,那么單位利潤必然要下降,這與侵權人是沒有關系的。
三、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一)自行取證和委托律師調查取證由權力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jù)保全公證機關的法定業(yè)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jù)”。
(三)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jù)保全2002年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25條:“法律、司法解釋規(guī)定訴前證據(jù)保全的,依照其規(guī)定辦理”。
(四)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jù),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五)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我國的《專利行政執(zhí)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章規(guī)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jù)。
專利權人要收集的證據(jù),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jù)。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jù)。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