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逛超市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物品的商標存在侵權,這種行為肯定是要受到處罰的,一般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接下來就讓興悅達助力財稅小編為大家?guī)沓猩虡饲謾噘r償標準的詳細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一、超市商標侵權賠償標準
超市商標侵權的賠償數(shù)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shù)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shù)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shù)額。賠償數(shù)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
二、商標權侵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商標侵權,一般根據(jù)其違法經營金額的多少,去決定是由工商部門進行行政處罰,還是移交公安部門進行立案處理,如果由公安部門處理,一般都屬于構成刑事犯罪。
《商標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
《刑法》的第七節(jié)“侵犯知識產權罪”里面,對商標侵權行為有明確規(guī)定。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所以商標權侵權的行為符合法定情形時,構成刑事犯罪。
三、商標侵權移送標準
(一)在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中我們可以找到相關法律條文,對于假冒注冊商標的情況,就是說在沒有取得商標注冊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商家在他的商品上使用了和這個注冊商標一樣的商標,還涉及以下情況的話,公安機關就可以立案追訴了:
第一種情況是非法商家通過非法經營獲得了50000元以上或者不進行經營而通過其他違法行為獲得30000元以上的;
第二種情況是非法商家假冒了不只一種注冊商標,而且通過非法經營的手段獲得了30000元以上錢款或者通過其他手段獲得了20000元以上錢款的;除此之外,如果有其他嚴重的情況,公安機關也可以立案追訴。
(二)而對于商家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情況,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中也有相關法律條文規(guī)定,在商家明確知道自己銷售的商品是假冒的情況下,通過銷售假冒商品取得了超過了50000元的錢款,公安機關應該立案追訴。
(三)如果商家并還沒有銷售假冒商品,只是進好了貨想要通過銷售假貨謀取利益的話,當假冒商品的價值超過了150000元,公安機關也可以立案追訴。而對于已經在銷售的,銷售所得還不到50000元,那么如果銷售所得加上還沒銷售出去的假冒商品的價值超過了150000元,公安機關也會立案追訴的。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