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商標注冊是每個公司在成立之初都需要完成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為商標是企業(yè)的外部形象,隨著公司的聲譽,商標的品牌價值將越來越大,今天與興悅達助力財稅小化妝了解商標注冊的原則和相關問題的法律知識!
一、商標注冊的原則是什么?
根據《中國商標法》的規(guī)定,商標注冊原則分為:申請第一原則和自愿注冊原則。商標注冊的基本原則有自愿注冊、強制注冊、申請第一原則、申請單一原則和優(yōu)先原則四項。
1、先申請原則
申請第一原則,又稱注冊第一原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申請同一或者類似商標注冊的,申請人可以取得商標專用權,駁回后續(xù)的商標注冊申請。同日申請的,應當初步批準并公告先前使用的商標,拒絕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同日使用或者不使用的,申請人可以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申請人抽簽決定。
中國商標法在堅持先申請原則的同時,也強調先使用的合法性,防止不正當注冊。《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先進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先注冊他人使用并產生一定影響的商標。
2、自愿注冊原則
自愿注冊原則是指商標使用者是否申請商標注冊取決于他們自己的意愿。在自愿注冊的原則下,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未注冊商標可以在生產服務中使用,但其使用者不享有專用權,無權禁止他人在同一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類似的商標,但知名商標除外。
還有強制注冊的原則和在先使用的原則。
3、強制注冊原則
在實施自愿注冊原則的同時,我國規(guī)定,在少數商品中使用的商標實行強制注冊原則,作為自愿注冊原則的補充。目前,只有煙草產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包括香煙、雪茄煙和包裝煙絲。禁止使用未注冊商標的煙草產品進行生產和銷售。
4、在先原則中使用
根據《商標法》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在使用申請第一原則無法確定的情況下,使用第一原則:“ 兩個以上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申請同一或者類似商標注冊的,應當初步審批并公告在先申請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應當對在先使用的商標進行初步審批和公告,拒絕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斑@一原則在與其他類似于商標權的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和作權)發(fā)生沖突時,往往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5、分別注冊商標的原則
商標分離注冊原則主要是指將中文、英文、拼音、圖形等元素分開申請的原則。這主要是由中國商標管理局的注冊和審計原則決定的。國家實行分別審查商標各要素的原則,即中文、英文、拼音、圖形等。,其中任何一部分沒有通過退回整個商標并重新提交申請。
二、品牌商標注冊條件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根據我國商標法對品牌商標注冊條件規(guī)定,不是所有的品牌商標都能夠獲準注冊,只有符合商標法規(guī)定的條件才能夠獲準注冊,條件如下:
1、申請注冊商標的組成。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2、申請注冊的商標必須具有顯著性,便于識別。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法條中所說的顯著特征是指商標應具有明顯的特色,使消費者容易辨認、識別,易于與其他商品區(qū)別開。
3、申請注冊的商標不得使用法律所禁止的文字、圖形。法律所禁止的文字、圖形很多,但能夠滿足上述1、2的條件并不違背社會公德、國家公民形象的,基本都能注冊。
三、商標注冊的意義
1、商標注冊專用權受到保護商標具有唯一性和獨占性,商標不注冊企業(yè)就沒有商標的專用權。企業(yè)商品經營的好,其他商家也可以隨便用,這樣就使商標標明商品來源的基本作用受到了影響,對商標所代表的商品質量和信譽也將產生不利影響。只有商標經過注冊后,其他任何人均不可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標用于同品類產品的宣傳。
2、避免了被人搶注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商標注冊采用申請在先原則。一個經營良好的企業(yè)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商標的注冊,遭人搶注的風險就會增大。一旦自己苦心經營的商標被他人搶先注冊,則商標的最先使用者將不能繼續(xù)使用該商標。前些年,社交軟件陌陌與滴滴出行的商標爭議,就是典型的代表事件。
3、提升知名度注冊商標,有利于產品聲譽的擴大,引導消費者認牌購物或消費的重要標志。
4、不會侵犯他人權利侵犯他人的權利可以指兩方面,一方面未注冊商標有可能與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已經成功注冊的他人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從而發(fā)生侵權行為。另一方面,一旦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原企業(yè)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如果繼續(xù)使用該商標進行推廣,便會構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侵權行為。
5、有利于保護企業(yè)品牌形象商標注冊,可以避免大量的低成本、低品質產品渾水摸魚,用以謀求市場利益的現象。這樣,消費者就不會購買到低質產品就會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產生誤解,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傷害,利于對市場的正常發(fā)展,使得原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得到保護。



鄂公網安備 42010502001474號